2018年上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低位运行影响,我市建筑业骨干企业业务量减少,增速大幅回落,造成建筑业整体增长乏力、各项指标呈回落态势。
一、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高开低走、波动回落。一季度全市建筑业高点开局,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8.56%,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1.39亿元,增速回落至1.53%,总体波动回落态势明显。
(二)区县差异明显。上半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1.39亿元,同比增长1.53%,较一季度回落17.03个百分点。钦南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7.92亿元,同比增长7.61%,较一季度回落6.52个百分点;钦北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67亿元,同比下降14.91%,较一季度回落34.99个百分点;灵山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34亿元,同比增长27.24%,较一季度回落13.49个百分点;浦北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25亿元,同比增长35.48%,较一季度回落11.74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签订的合同额下滑。上半年我市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353.33亿元,同比下降2.3%。比一季度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79.45亿元,同比下降8.3%。比一季度回落18.5个百分点。当前,我市84家建筑企业中签订合同额下降的有29家,29家建筑业共签订合同额145.22亿元,同比下降17.36%,影响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下降8.7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骨干企业业务量减少,增速大幅回落,成为全市建筑业增长乏力的主因。我市建筑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当前,全市有资质建筑企业84家,无特级资质建筑企业,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只有7家,而这7家一级资质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全市建筑业的整体走势。1-6月份,7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3.33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75.1%,同比增长仅1.58%,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9.38个百分点。尤其是广西华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华利达建筑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1-6月份产值增速分别是-34.46%和-20%,直接影响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速下降5.65百分点。此外,现我市不少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外地建筑企业中标承包,而外地建筑企业承建的项目建筑业产值都不能纳入我市内统计产值。
(二)建筑企业资金困难影响正常运转。根据建筑业企业的反馈,部分建筑企业受投资方拖欠施工方工程款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由于我市建筑企业整体规模小、资质低,获得银行贷款难度大,使得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例如钦州市康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因资金困难而申请注销。部分企业为了能够维持正常运营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虽然暂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难题,但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政策扶持增强,但激励机制不全,外拓能力有限。近年来,政府实行“营改增”税收改革等一系列政府扶持政策,给全国建筑业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因为我市缺乏专门的建筑材料市场,中小建筑企业部分税收条款没能按政策执行到位,中小企业实际上没有真正得到政策的优惠,反而给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造成我市大部分中小建筑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受到遏制,市场竞争力也有所削弱,加上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增加,部分建筑企业承接到较小工程项目在没有利润的情况,变成不敢承接。
(四)受原材料的制约,工程进度缓慢。近期,受我市加大环保整治力度的影响,我市大部分沙石场、混凝土搅拌站关停整顿,因此直接影响到我市建筑行业原材料的供应。使部分工程进度不得不放缓。
三、对策建议
(一)重规划,强引导。结合全市建筑业发展现状,从目标定位、规范市场、发展路径、主要政策和措施、培育新增企业等方面,科学编制全市建筑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评估,提优补差,引导全市建筑业逐步做大做强;引导市内建筑企业对照大集团大企业等管理运营模式,在扩规模、上等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等方面谋求发展;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政策扶持、培训学习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培育一批扎根本土,规模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要对照资质标准和条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扶持,推动企业提资质,上水平,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二)拓业务,提水平。支持市内建筑业企业通过独立承包、或与市内市外企业联合,共同参与全市基础设施、交通道路、环境保护、电子通信以及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建设,扩大业务范围、改善效益、提升竞争力。推进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创新,大胆试水“装配式建筑”先进施工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省内外市场竞争,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三)优营商,促项目。针对市外建筑企业现状,强化发改、住建、交通、水务、农业、林业等部门间协作,加强外地在我市是外省在钦州市建筑企业监管工作,充分掌握企业项目实施情况和企业运行情况,定期研判分析,及早应对解决,确保全面反映全市建筑业发展状况。支持市内装饰装修企业加快发展,并做好入规纳统工作。财政、住建、交通等部门要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及时兑付政府项目资金,缓解建筑企业垫资压力。